18世纪后半期,俄国农民领袖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是俄国历史上四次农民战争中规模最大和的一次。它震撼了沙俄的封建农奴制统治,对沙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军事上也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18世纪后半期,俄国已从昔日的“彼得盛世”巅峰开始衰败。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全俄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趋形成。行将崩溃的、专横的封建农奴制不断加强对农奴的压迫,地主阶级加剧了对农民的剥削统治,连绵不断的战争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这一切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激起了广大劳苦大众的强烈不满,俄国农民起义此起彼伏。仅1762—1772年,起义就达160次以上。,非俄罗斯各族人民的灾难更加深重。他们的土地、草场、林场统统被地主、工厂主、修道院霸占,而且要缴纳各种贡税,服各种劳役,如同奴隶一般。压迫越重,反抗越强烈。非俄罗斯各族人民的起义具有更广泛的性质。整个沙俄帝国堆满了干草,随时都有可能燃起熊熊的起义烈火。
时势造英雄。农民起义领袖斯杰潘·拉辛和康德拉季·布拉文出生地的顿河畔培养了杰出的农民领袖叶·伊·普加乔夫。这位顿河哥萨克人利用广大劳动人民“对沙皇的朴素的宗法式的信仰”,自诩为彼得三世,是劳苦大众期待的“好沙皇”,于1773年9月17日,聚集一支80人的当地哥萨克队伍起义。
普加乔夫领导的俄国农民战争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773年9月—1774年4月),作战地域在雅伊克河和巴什基里亚一带,起义参加者是当地哥萨克人、巴什基里亚人、鞑靼人和乌拉尔工厂的工人;第二阶段(1774年4月—1774年7月),作战地域在乌拉尔中部和卡马河一带,起义参加者主要是乌拉尔工厂工人、哥萨克人和巴什基里亚人;第三阶段(1774年7月—1775年1月),作战地域是伏尔加河中下游,起义主力军是农民。
第一阶段(1773年9月—1774年4月)。1773年9月17日,普加乔夫假冒“彼得三世”
发布第一个诏书,宣布给雅伊克哥萨克人、鞑靼人和加尔梅克人以自由和特权,许诺他们将得到“河流、土地、草地、赏金、猪、狗和粮食”。9月18日,起义军抵近雅伊克镇。该镇设防坚固,重兵防守,普加乔夫遂放弃强攻,溯雅伊克河而上,直逼俄罗斯东南部的主要行政与军事战略中心——奥伦堡。9月21日,起义军占领了位于奥伦堡和雅伊克交通线上的伊列茨克镇。接着,奥伦堡西部的要塞纷纷落入起义军手中。起义军所到之处,农民、当地哥萨克人、鞑靼人、哈萨克人、加尔梅克人、逃亡士兵和乌拉尔厂矿工人纷纷参加起义军。到1774年初,起义军已有3万人;3月,发展到5万人,86门火炮。
1773年10月4日,起义军占领了奥伦堡附近的别尔达村。10月5日,起义军开始了持续约6个月之久的奥伦堡围攻战。奥伦堡要塞内有10个五角堡、2个半棱堡,守军3000人,大炮70门,易守难攻。起义军久攻不下,双方成对峙局面。普加乔夫采取封锁城市的措施,意图迫敌就范。当寒冬腊月来临时,攻城仍未果,普加乔夫带领起义军主力在别尔达休整,留少数部队继续监视奥伦堡守军的动态。
奥伦堡被围困后,沙皇政府派军解围。此时的起义军只顾围攻奥伦堡和雅伊克,放弃向伏尔加河流域的进军,失去了人民的支持,丧失了大块战略基地,为沙皇叶卡特琳娜二世赢得了动员兵力的时间。沙皇政府在用地方部队解围失利后,遂于1773年12月派遣亚·伊·比比科夫上将率领讨伐军(共约6500人,30门火炮)前去镇压起义军。
政府军凭借优势兵力,扭转了被动局面,连续取胜。战至1774年初,政府军连克数镇,直逼奥伦堡。起义军节节败退,直到布祖卢克镇失守后,普加乔夫才决定从奥伦堡附近撤出部分兵力,以图阻止政府军的推进,,为时已晚。1774年3月22日,起义军主力在塔季谢瓦要塞附近的总决战中失利,约2000人阵亡,4000人受伤被俘,火炮全部损失。在这之后的几次交战中,起义军接连失利,普加乔夫身边的将领许多被俘。4月1日,起义军又在萨克马腊镇惨遭失败,普加乔夫率领一支500人的队伍杀出重围,隐藏在乌拉尔深山丛林之中。第一阶段以起义军的失败而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