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循序渐进

     犹太人哈同,1872年来到中国上海谋生,当时他24岁,年轻力壮,但身上除了穿着外,几乎一无所有。他立志来中国赚钱发财,但自己一无资本,二无专业知识和技术。他决心从一个立足点开始,因自己长得身体魁梧,在一家洋行找到一份看门的工作。要换别人是不愿干的,自己相貌堂堂,年轻高大,却屈于当站门雇员。而哈同却不那么想,他认为看门赚来的钱是一种报酬,没有丢脸和失身份感觉。,他更有深层次的考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这份工作上找到个立足支点,今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积蓄力量,终要找到能赚的钱的路子。
     哈同在当看门工时,非常认真,忠于职守。晚间,他利用一切可用时间阅读各种经济和财务的书籍,知识增进很快。老板觉得此人工作出色,脑子机灵,把他调到业务部门当办事员。哈同一如既往,工作业绩不错,逐步被提升为行务员、大班等。这时,他的收入大为增加了,早怀壮志的他,并没有而知足。他认为自己创业时机到了,1901年,他找理由离开了打工岗位,自己开始独立经营商行。

     哈同自办的商行取名为“哈同洋行”,为了赚取的钱,以经营洋货买卖为主。他看到洋货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品不那么多,消费者难以“货比三家”,,他的经营获得了高额的利润,而市场却神不知鬼不觉。

     几年间,他赚了许多钱。

     随着资本的增多,哈同没有放缓自己追求,开始买卖土地和放高利贷业务。他买入的土地往往从一些急于等钱用的人获得,所以他把价钱压得很低,卖主不得不就范。接着,他将低价买入的土地租给别人造屋,到一定年限后收回,这样连房产也归他所有了。,他自己也投资建造楼房供出租,从中获取惊人的利润。就这样,他成为了大富豪。

     《塔木德》中有一句流传甚广的格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论干什么都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