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句格言出自

 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现代泛指在看待某一件事的是非上,从正面的角度考虑就会很清楚明白,如果从心里阴暗面分析就会很糊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出自汉朝王符的《潜夫论•明暗》。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原文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原文注释
  兼涉及或具有几种事物。
  兼听多方面听取不同意见。
  明明辨是非。
  暗糊涂,辨不清事实真相。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原文翻译
  君主能正确认识事物是因为听取各方面一键。会犯片面性的错误,是因为只相信单方面的话。
  《潜夫论》简介
  《潜夫论》是东汉思想家王符创作的政治著作,凡十卷三十六篇。其内容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广泛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历史、思想、文化等多个领域,为后人了解和研究东汉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潜夫论》对东汉后期政治社会提出广泛尖锐的批判,深刻揭露了社会上本末倒置、名实相违的黑暗情形,认为这些皆出于“衰世之务”,并引经据典,用历史教训对统治者加以劝诫。
  《潜夫论》作者简介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其生卒年月不可详考。大约生于东汉和帝、安帝之际,卒于桓帝、灵帝之际。少好学,有志操,与马融、窦章、张衡、崔瑗等人相友善。当时东汉社会矛盾日趋尖锐和严重,朝政更加腐败黑暗,统治阶级的贪婪和残暴,再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王符性情耿介,不苟同于世俗,于是终身不仕,隐居著书三十余篇,以抨击时政之得失,取名为《潜夫论》。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的故事
  唐太宗问宰相魏征“我作为一国之君,怎样才能明辨是非,不受蒙蔽呢?”魏征回答说“作为国君,只听一面之辞就会糊里糊涂,常常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只有广泛听取意见,采纳正确的主张,您才能不受欺骗,下边的情况您也就了解得一清二楚了。”
  从此,唐太宗很注意听取下面说的谏言,鼓励大臣直言进谏。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悲痛地说“用铜做镜子,可以看出衣帽穿着是否整齐,用历史做镜子,可以明白各个朝代为什么兴起和没落;用人做镜子,可以清楚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和得失。今天魏征不在了,我真是失掉了一面好镜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