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官员,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爱句子网3d字谜网小编在此整理了韩愈的诗词及注释,供大家参阅,3d字谜网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韩愈的诗词及注释1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正是。处时。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2马说
韩愈〔唐代〕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祗 同衹)
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千里马原指善跑的骏马,可以日行千里。现在常用来比喻人才;特指有才华的人。而表转折。可是,。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贵的马。故 。虽即使。名名贵的。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能在马夫的手里受到屈辱(或埋没)。祗同“衹”,只,仅。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骈,两马并驾。骈死并列而死。于在。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引申为马厩。不以千里称也不因日行千里而著名。指马的千里之能被埋没。以用。 称出名。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sù)一石(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食马者 通饲马者)
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一食吃一顿。食,吃。或有时。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粟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石,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约等于一百二十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食马者食,通“饲”,喂。其指千里马,代词。是这样,指示代词。虽虽然(与前面的虽不一样,这里指虽然)能本领。足足够。才 才能。美美好的素质。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显现。且犹,尚且。欲想要。等等同,一样。不可得不能够得到。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求要求。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策之驱使它。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之代词,指千里马。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道正确的方法。食之食,通“饲”,喂。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材通“才”,才能。尽竭尽,发挥出。鸣马嘶。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执拿。策马鞭。临面对。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其难道,表反问语气。其大概,表推测语气。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意为“吗”。知懂得,了解,认识。
韩愈的诗词及注释2
师说
韩愈〔唐代〕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huò)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yōng)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学者求学的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所以,用来……的。道,指儒家之道。受,通“授”,传授。业,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惑,疑难问题。人非生而知之者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之,指知识和道理。知,懂得。其为惑也他所存在的疑惑。生乎吾前即生乎吾前者。乎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闻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从而师之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师,意动用法,以……为师。从师,跟从老师学习。吾师道也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师,用做动词。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庸,发语词,难道。知,了解、知道。之,取独。是故,所以。无没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嗟(jiē)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yú)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dòu)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fǒu)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yuè)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师道从师的传统。即上文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出人超出一般人。犹且尚且。众人普通人,一般人。下不如,名作动。耻学于师以向老师学习为耻。耻,以……为耻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益,更加、越发。于其身对于他自己。身,自身、自己。惑矣(真是)糊涂啊!彼童子之师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之,指童子。习,使……学习。其,指书。句读,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的教学。句读之不知不知断句风逗。与下文“惑之不解”结构相同。之,提宾标志。或师焉,或不焉有的(指“句读之不知”这样的小事)从师,有的(指“惑之不解”这样的大事)不从师。不,通“否”。小学而大遗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遗,丢弃,放弃。巫医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百工各种手艺。相师拜别人为师。族类。曰师曰弟子云者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年相若年岁相近。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足,可,够得上。盛,高大。谀,谄媚。复恢复。君子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不齿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或作“鄙之”。乃竟,竟然。其可怪也欤难道值得奇怪吗。其,难道,表反问。欤,语气词,表感叹。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tán)子、苌(cháng)弘、师襄、老聃(dān)。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圣人无常师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常,固定的。郯子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苌弘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聃是老子的字。之徒这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几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不必不一定。术业有专攻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攻,学习、研究。
李氏子蟠(pán),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yí)之。
李氏子蟠李家的孩子名蟠。李蟠,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年)进士。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六艺,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乐》已失传,此为古说。经,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通,普遍。不拘于时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时,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于,被。余嘉其能行古道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嘉赞许,嘉奖。贻赠送,赠予。
韩愈的诗词及注释3
1春雪
韩愈〔唐代〕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新年指农历正月初一。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初刚刚。惊新奇,惊讶。
白雪却嫌(xián)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嫌嫌怨;怨恨。故故意。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唐代〕
一封朝(zhāo)奏九重(chóng)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一封指一封奏章,即《论佛骨表》。朝奏早晨送呈奏章。九重天古称天有九层,第九层最高,此指朝廷、皇帝。路八千泛指路途遥远。八千,不是确数。
欲为圣明除弊(bì)事,肯将衰朽(xiǔ)惜残年!
弊事政治上的弊端,指迎佛骨事。肯岂肯。衰朽衰弱多病。惜残年顾惜晚年的生命。圣明,指皇帝。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秦岭在蓝田县内东南。拥阻塞。蓝关蓝田关,今在陕西省蓝田县东南。
知汝(rǔ)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zhàng)江边。
汝你,指韩湘。应有意应知道我此去凶多吉少。瘴江指岭南瘴气弥漫的江流。瘴江边指贬所潮州。潮阳今广东潮州潮安区。
3晚春
韩愈〔唐代〕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草树 一作草木)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榆(yú)荚(jiá)无才思,惟解(jiě)漫天作雪飞。
杨花指柳絮。榆荚亦称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形如钱,荚花呈白色,随风飘落。才思才华和能力。解知道。
韩愈的诗词及注释4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韩愈〔唐代〕
天街小雨润如酥(sū),草色遥看近却无。
天街京城街道。润如酥细腻如酥。酥,动物的油,这里形容春雨的细腻。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最是正是。处时。绝胜远远胜过。皇都帝都,这里指长安。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
官忙身老大韩愈写此诗时任吏部侍郎,公务繁忙,故云“官忙”;韩愈时年56岁,故云“身老大”。身老大,年纪大。即就。
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凭这里作“请”讲。江曲江,位于唐代京城东南角,为游览胜地,遗址在今陕西西安东南部。
2山石
韩愈〔唐代〕
山石荦(luò)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
山石这是取诗的首句开头三字为 题,乃旧诗标题的常见用法,它与诗的内容无关。荦确指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行径行下次的路径。微狭窄。蝙蝠哺 乳动物,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这是写山寺黄昏的景象并点明到寺的时间。
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zhī)子肥。
升堂进入寺中厅堂。阶厅堂前的台阶。新雨刚下过的雨。栀子常绿灌水,夏季开白花,香气浓郁。这两句说,进入厅堂后坐在台阶上,这刚下过的一场雨水该有多么充足;那吸饱了雨水的芭蕉叶子更加硕大,而挺立枝头 的栀子花苞也显得特别肥壮。
僧言古壁佛画好,以火来照所见稀。
佛画画的佛画像。稀依稀,模糊,看不清楚。一作“稀少”解。所见 稀即少见的好画。
铺床拂席置羹(gēng)饭,疏粝(lì)亦足饱我饥。
置供。羹菜汤。这里是泛指菜 蔬。疏粝糙米饭。这里是指简单的饭食。饱我饥给我充饥。
夜深静卧百虫绝,清月出岭光入扉(fēi)。
百虫绝一切虫鸣声都没有了。清月清朗的月光。出岭指清 月从山岭那边升上来。扉门。光入扉指月光穿过门户,照时室内。
天明独去无道路,出入高下穷烟霏(fēi)。
无道路指因晨雾迷茫,不辨道路,随意 步行的意思。出入高下指进进出出于高高低低的山谷径路意思。霏氛雾。穷烟霏空尽云雾,即走遍了云遮雾绕的山径。
山红涧(jiàn)碧纷烂漫,时见松枥(lì)皆十围。
山红涧即山花红 艳、涧水清碧。纷繁盛。烂漫光彩四射的样子。枥同“栎”,落叶乔木。十围形容树干非常粗大。两手合抱一周称一围。
当流赤足踏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
当流对着流水。赤足踏涧石是说对着流水就打起赤脚,踏着涧中石头淌水而过。
人生如此自可乐,岂必局束为人鞿(jī)?(鞿 一作靰)
人生如此;指上面所说的山中赏心乐事。局束拘束,不自由的意思。靰马的缰绳。这里作动词用,即牢笼、控制的意思。
嗟(jiē)哉吾党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归。
吾党二三子指和自己志趣相合的几个朋友。安得怎能。不更归不再回去了,表示对官场的厌弃。
韩愈的诗词及注释5
1榴花 / 题榴花
韩愈〔唐代〕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照眼犹耀眼。形容物体明亮或光度强。时见常见。子指石榴。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青苔落绛(jiàng)英。
可怜可惜。无车马无达官贵人乘车马来欣赏。颠倒回旋翻转,多指心神纷乱。绛大红色。绛英这里指落地的石榴花花瓣。
2晚春二首·其二
韩愈〔唐代〕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慢绿妖红指红红绿绿绝丽的花草。
榆(yú)荚(jiá)只能随柳絮(xù),等闲撩乱走空园。
榆荚也叫榆钱儿,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柳絮即柳树的种子,上面有白色绒毛,随风飞散如飘絮,所以称柳絮。等闲寻常,随便。走疾趋曰走。此处是说被风吹跑。
3知音者诚希
韩愈〔唐代〕
知音者诚希,念子不能别。
知音知己的朋友。相传古代伯牙善鼓零,其友钟子期善听琴能从琴音中知其心志。钟子期死,伯牙不复鼓琴,痛无知音。此诗中亦指韩愈的文章知己。希同“稀”。念子想念你。不能别不忍心分别。
行行天未晓,携(xié)手踏明月。
行行指来回一起踱步不停。携手 用以表现朋友之间的亲密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