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徙倚霜风里,落日伴人愁。——袁去华《水调歌头·定王台》
2、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白居易《雪夜小饮赠梦得》
3、尽无言、闲品秦筝,泪满参差雁。——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4、多似浔阳江上泪。——朱敦儒《减字木兰花·刘郎已老》
5、万结愁肠无昼夜。——蒋氏女《减字木兰花·题雄州驿》
6、歌里千重意,才欲歌时泪已流,恨应更、多于泪。——杜安世《卜算子·樽前一曲歌》
7、一片闲愁,想丹青难貌。——柳永《尾犯·夜雨滴空阶》
8、十年愁眼泪巴巴。——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9、远眼愁随芳草,湘裙忆著春罗。——史达祖《临江仙·倦客如今老矣》
10、最伤情、送客咸阳,佩结西风怨。——吴文英《琐窗寒·玉兰》
11、渐老多忧百事忙,天寒日短更心伤。——李觏《秋晚悲怀》
12、对山河百二,泪痕沾血。——张琼英《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13、想得此时情切,泪沾红袖黦。——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14、为当时曾写榴裙,伤心红绡褪萼。——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15、泪滴千千万万行,更使人、愁肠断。——乐婉《卜算子·答施》
16、那里有闹红尘香车宝马?祗不过送黄昏古木寒鸦。——王磐《古蟾宫·元宵》
17、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18、明妃留在两眉愁,万古春山颦不尽。——元好问《玉楼春·惊沙猎猎风成阵》
19、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0、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1、回首中原泪满巾。——朱敦儒《采桑子·彭浪矶》
22、恨入空帷鸾影独,泪凝双脸渚莲光,薄情年少悔思量。——顾敻《浣溪沙·荷芰风轻帘幕香》
23、独树沙边人迹稀,欲行愁远暮钟时。——韦应物《赋得沙际路送从叔象》
24、轻衫未揽,犹将泪点偷藏。——史达祖《夜合花·柳锁莺魂》
25、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司马扎《宫怨》
26、绣帏人念远,暗垂珠泪,泣送征轮。——韩缜《凤箫吟·锁离愁》
27、孤客伤逝湍,徒旅苦奔峭。——谢灵运《七里濑》
28、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吴文英《宴清都·秋感》
29、碧窗斜月蔼深晖,愁听寒螀泪湿衣。——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30、只匆匆眺远,早觉闲愁挂乔木。——史达祖《八归·秋江带雨》
31、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张泌《蝴蝶儿·蝴蝶儿》
32、易得凋零,少无情风雨。——赵佶《宴山亭·北行见杏花裁剪冰绡》
33、湘波如泪色漻漻,楚厉迷魂逐恨遥。——李商隐《楚宫》
34、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杨无咎《生查子·秋来愁更深》
35、又是羊车过也,月明花落黄昏。——黄升《清平乐·宫怨》
36、枕前何事最伤情?梧桐叶上,点点露珠零。——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
37、但凭阑无语,烟花三月春愁。——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38、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毛滂《烛影摇红·送会宗》
39、点点行行泪痕满。——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40、饮酒莫辞醉,醉多适不愁。——高適《淇上送韦司仓往滑台》
41、离骚读罢总堪伤。——舒頔《小重山·端午》
42、胡人吹笛戍楼间,楼上萧条海月闲。——高適《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
43、画眉楼上愁登临。——郑文妻《忆秦娥·花深深》
44、万里妾心愁更苦,十春和泪看婵娟。——华清淑《望江南·燕塞雪》
45、送君归去愁不尽,又惜空度凉风天。——王昌龄《送狄宗亨》
46、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郑思肖《二砺》
47、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
48、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韦庄《木兰花·独上小楼春欲暮》
49、义胆包天,忠肝盖地,四海无人识。——施耐庵《念奴娇·天南地北》
50、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袁去华《剑器近·夜来雨》
51、凤帏寂寞无人伴。——朱淑真《菩萨蛮·山亭水榭秋方半》
52、去年米贵阙军食,今年米贱大伤农。——杜甫《岁晏行》
53、忍泪不能歌(句子大全),试托哀弦语。——晏几道《生查子·坠雨已辞云》
54、日永如年愁难度。——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55、深院锁黄昏,阵阵芭蕉雨。——欧阳修《生查子·含羞整翠鬟》
56、至今云雨带愁容,月斜江上,征棹动晨钟。——牛希济《临江仙·峭壁参差十二峰》
57、楚江湄,湘娥乍见,无言洒清泪。——周密《绣鸾凤花犯·赋水仙》
58、眼中泪尽空啼血。——向子諲《秦楼月·芳菲歇》
59、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吴潜《满江红·豫章滕王阁》
60、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辛弃疾《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61、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李白《上之回》
62、算翠屏应是,两眉馀恨倚黄昏。——孔夷《南浦·旅怀》
63、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64、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刘克庄《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