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3、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5、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6、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7、视死如归。——《管子·小匡》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1、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周易·系辞下》
1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
1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15、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16、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贾谊《新书·阶级》
17、有功则赏,有罪则刑。——司马光《进修心治国要札子状》
18、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20、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1、轻诺必寡信。——《老子》
22、改过不吝(句子大全)。――《尚书·仲虺(huǐ)之诰》
23、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24、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25、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6、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27、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2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2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0、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31、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3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33、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34、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35、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36、见得思义。——《论语·季氏》
37、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38、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佚名《正气歌》
3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鹊楼》
40、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4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42、君子强学而力行。——杨雄《法言·修身》
43、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4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45、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4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
47、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48、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李世民《赐萧瑀》
49、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50、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51、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52、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53、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5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5、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56、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57、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5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5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60、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61、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62、轻诺必寡信。――《老子》
63、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64、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6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67、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中华传统美德格言。――《管子·牧民》
6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69、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7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7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7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7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7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75、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76、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