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5年,石良辞官荣归故里,在老家九姑豆溪建宰相府,在县城最热闹最繁华的钦圣门建造石氏宗祠,始修家谱。可谓光宗耀祖,荫庇子孙。老一辈人说当时石氏宗祠全县第一,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宗祠原址在县城实验小学内,今已不存,宗祠的五幅却记在有识之士的心中,后收入《安徽名胜楹联辑注大全》。我1998年在安庆市教育干部培训时看到此书,发现几处注释“具体指该族何人,待考”。为此我借来族谱,对五幅楹联作了粗浅的注释,以对祖宗负责,对世人有个交待,更求教于方家。
其一俎豆甲兵千载业
俎,古代祭祀,设宴时盛置牲口的礼器,木制漆饰。豆,盛肉的一种器具。俎豆,都是古代宴客朝聘祭祀用的礼器。甲兵,指铠甲和兵器,也指士兵,泛指武备。江湖,旧时泛指四方各地,指各地的民众。廊庙,指古代帝王与大臣议论政事的地方,这里指在朝为官。
这是石氏宗祠的大门楹联,石良公借以自述心曲,抒发建功立业与壮志情怀。
大意是我带着三千宿松子弟兵和大批粮草救驾,助大祖解救鄱阳湖之围,跟随太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创下大明千秋伟业,也为我宿松石氏光宗耀祖;我深感皇恩浩荡,不管是在朝廷为官还是退职告老还乡为民,我对朝廷的赤胆忠心和对老百姓的关爱之情始终不变——“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小孤山》一书作者龙韵在石良墓旁有一副“百战功垂洪武业,千秋勋在相公碑。”“相公碑”即石良墓上的“诰敕碑”,也是对石良公这幅楹联作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