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西瓜的精妙楹联

    炎炎夏日,吃着怡人的西瓜,品着绝妙好联,岂不快哉。“夏日于朱红盘,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金圣叹如是说。吃西瓜痛快,咏西瓜联,亦意味悠长、情趣盎然。 

 
    历代文人墨客也撰写了不少咏瓜的名联佳对。如

    堂中摆满翡翠玉;

    弯刀辟成月牙天。

    此联写西瓜店,使西瓜的鲜活水灵,色香味呼之欲出,写得活灵活现,使人看后不禁流涎,引得买西瓜之人络绎不绝。

 

    相传明代大学士张居正小时候聪明过人。一天,当地寺庙的一个老和尚摘来几个西瓜供视察此地的巡抚解渴,那巡抚触景生情,脱口说出一句上联

    东司和尚送西瓜,些小礼物。

    老和尚苦思良久对不上下联。碰巧张居正从此路过,当他得知上联后不假思索便对了下联

    南极仙翁拜北斗,天大人情。

    此句一出,全联东西南北,便成完壁。对仗工整,自然天成,在场的人听罢都赞赏不已。


      一次,明代文学家蒋焘用西瓜招待客人,客人出上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此是拆字联。拆字联顾名思义,将某些字的组成部分拆开作联。此联上联的“东两点”就是“冻雨洒窗”中的“冻”字,东加两点不就是“冻”字吗?西三点则是“洒窗”的“洒”字。

    正在切西瓜的蒋焘随即以拆字联相对

    切瓜分客,横七刀直八刀。

    下联的“横七刀”是“切”字的分拆,“直八刀”是“分”字的拆开。此副对联上下联中的后两句都是首句里的两个字的解释,而且严实切合,丝毫不见拆字之痕、刻意雕琢之迹,显得浑然天成。

 

    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明代名士唐伯虎自幼才思敏捷。有一次父亲端出炒豆和西瓜待客。他先抓了一把炒豆放在兜里,然后又拣了一大块西瓜正要吃。父亲欲批评他,客人替他解围说“我出个上联若能对出,这西瓜、炒豆你就拿去吃吧!”唐怕虎满口答应。于是,客人捻开一粒炒豆道

     炒豆捻开,抛下一双金龟甲。

     唐伯虎立即对道

     甜瓜切破,分成两片玉玻璃。

    玉玻璃比喻西瓜切开的样子。唐伯虎 用“玉玻璃”对“金龟甲”,从颜色形状都对得十分贴切,客人听后大加赞赏。

 

    相传,清大学士纪晓岚与同僚吃西瓜时,同僚出上联云

    坐南朝北吃西瓜,皮往东放。

    语如街头即景,又似信手拈来,十分巧妙地把“南北西东”4个方位词嵌入联中,不见冥思苦想之功,也不见匠心独运之气,通俗中见高明。

    再看纪晓岚随口对出的下联

    自上而下看《左传》,书向右翻。

    对句给人想像空间,令人能想像到一介书生捧一册线装木版印刷的古书一进看一边向右翻的情形。下联把“上下左右”几个字蕴于其中,读起来格调雅致。比较起来,这副联可谓大俗大雅,给人以赏心悦目之美感。生动地再现了纪晓岚品尝西瓜那种落拓不羁、潇散洒脱的豪放气度,可谓出神入化,妙不可言。

    不过,旧传民间也有此类似的联

    说南道北吃西瓜,皮朝东甩;

    思前想后读左传,书向右翻。

    上联含东南西北四方,下联以前后左右相对。

 

     抗日战争期间,住在重庆市的于右任因事偕郭沫若,邀约当时复旦大学校长吴南轩一起到北温泉议事。天热口干,吴购西瓜解渴,才思敏捷的于右任触景生情,笑谓郭、吴道“适得一上联请为作对。”联曰

    游北温泉,吃西瓜,吴南轩作东。

    此上联写现场即景流畅自然,中嵌“东南西北”四方,一时难于得对。事毕于、郭搭公共汽车返渝、车至上清寺,忽闻售票员招呼道“至上清寺的旅客请下车!”郭沫若欣然对于说这下子有了下联了

    至上清寺,请下车,于右任转左。

   于右任居上清寺,下车后回家须转左走。以“上下左右”对“南北东西”,可谓珠联璧合,妙对天成,于右任甚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