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是什么月

腊月是农历也就是阴历月份的一个称呼,别称是蜡月,腊月是一个祭祀之月。腊月除了叫蜡月,还有涂月、季冬、末冬、残冬、暮冬、嘉平月等称呼。在我国,春夏秋冬都有祭祀活动,其中以冬祀最为隆重,所以腊月有很多习俗活动,也有很多祭祀活动。

腊月是什么意思

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应劭《风俗通义》谓“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这里所说的,不论是打猎后以禽兽祭祖,还是因新旧之交而祀神灵,反正都是要搞祭祀活动,所以说腊月是个“祭祀之月”。

腊月是几月

农历的一个月又称为腊月,也称蜡月。在腊月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很多。这种称谓与自然季候并没太多的关系,而主要是以岁时之祭祀有关。所谓腊,本为岁终的祭名。汉代应劭的作品《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用大蜡,汉改为腊。

为什么把农历十二月称之为“腊月”呢?

汉朝应劭《风俗通义》载“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又载“阴历十二月也,以是月腊祭百神,故谓之腊月。”意思是阴历十二月,在这农闲的岁末,打猎获取禽兽,以祭祀祖宗和神灵,辞旧迎新,所以称为“腊月”。

古人非常重视祭祀,认为祭祀乃是“国之大事”。把岁终祀祖先、祭众神的祭奠仪式称为“腊”。商朝时,每年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冬祀规模浩大,礼仪隆重。后将冬祀称为“腊祭”,就是在腊月合祭众神。

古时年终十二月属于“祭祀之月”,这个月份以祭祀为中心内容。究其形成原因一、年岁交替,须祭祖祀神;二、天寒农闲,劳力充裕;三、野兽冬眠,狩猎良机。

古代历法,把阴历十二月称为“腊月”,把举行冬祭这天称为“腊日”。最初“腊日”并不固定,可灵活掌握。到了汉朝,规定后第三个戍日为“腊日”,祭祀诸神。在旧时,腊月也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时机。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动物类食品,一律称为“腊味”,如腊鱼、腊肉、腊鸡、腊鸭、腊肠等。

腊月期间有哪些习俗

腊月初八在这天的习俗活动一般是以吃为主,腊八粥、腊八面、腊八蒜、腊八豆腐是人们最常吃的腊八节食物。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天有祭灶的习俗,祭灶是为了迎接灶神的到来,以求家里的灶台红红火火,新的一年平安吉祥。除了祭灶,这天还有扫尘、吃灶糖的习俗。

腊月习俗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这天主要的活动就是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的到来。

腊月二十五接玉皇玉皇也就是玉皇大帝,传说这天玉帝会亲自下凡体察民情,所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做好迎接玉皇准备,要小心谨慎言行,以求给玉帝一个好的印象,这样才能求得福运到来。

腊月二十六割猪肉这天最主要做的事情是杀猪割年肉,置办好过年需要的各种年货。

腊月二十七赶大集这天也是置办年货的日子,把过年需要的食物、新衣服还有各种东西都买回来。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这天的习俗就是把面发好,准备做各种各样的面食来迎接春节。

腊月二十九小因为有时候除夕在二十九,所以这天是小除夕,是人们准备家宴的日子。

腊月三十除夕这天习俗可就多了,毕竟是最近接春节的日子,各种习俗活动也就接踵而来,什么祭祖、吃年夜饭、守岁、放爆竹等都是除夕的习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