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或许正是因为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国人古代辫发史就这样开始了。现在电视上,有拖着辫子的清宫戏;在韩国《朝鲜日报》的漫画中,代表中国形象的也通常是拖着辫子穿着马褂的清朝人。对于辫发,大家的印象似乎也只停留在这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聊聊古代辫发史。
古代辫发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自从华夏民族在黄河流域产生以后,渐渐的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特征,其中之一,就是对于头发的爱护。这种爱护,除了出生后要剃一次胎毛外,终生不再剪发。为什么要这么爱护自己的头发呢?
我们用大家都很熟悉的《孝经》中的一句话来回答,那就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这个理由,是经过儒家伦理规范的解释。其实最早呵护头发的原因,是与原始巫术有关。那时候,人们都相信身体的任一小部分可以代表其整个人,比如头发、指甲。如果对某人的头发或指甲施以巫术,那么那个人就将遭受施加的巫术。所以,那时候的人们都很看重自己身上头发、指甲、胡须之类的部件,不可随便捐弃。
古人辫发
在《书传》中提到这样一个故事
汤伐桀之後,大旱七年,史卜曰“当以人为祷。”汤乃翦发断爪,自以为牲,而祷於桑林之社,而雨大至,方数千里。
汤把自己的头发、指甲贡献给上帝,就表示要以自己为祭品(“牺牲”),为天下万民请命,所谓的“其尔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尚书》)。就可以看出原始巫术的影响来。
古代辫发史爱惜头发是对于巫术的禁忌
,最初的时候爱惜头发,是出于对于巫术的禁忌;但随着儒家伦理把对头发的爱惜,纳入儒家“孝”的规范之中的时候,我们对于头发的爱惜就不仅仅是一种禁 忌了,更是一种生活中的规范,渐渐的成为一种汉人区别于四周其他民族的特征物。
典籍中诸如“断发”、“被发(披发)”、“祝发”、“髡发”以及后面我们要 着重提到的“辫发”,都是用在四周少数民族身上的。最早见于记载,可能要数《左传·哀公七年》里面的一句话 大伯端委以治周礼,仲雍嗣之,断发文身,臝以为饰,岂礼也哉?有由然也。
句中的“大伯”,就是《史记·周本纪》中所说的“太伯”。据《史记》的记载说周文王的祖父古公有三个儿子,老大叫太伯,老二叫虞仲,老三就是文王的 父亲季历。太伯、虞仲知道古公想让季历为继承人,就“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据说这个“荆蛮”就是后来的吴国,“文身断发”是“荆蛮”的民族习 惯,为了入乡随俗,太伯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在《春秋榖梁传·哀公十三年》中,也曾提到吴国断发的“优良传统”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欲因鲁之礼,因晋之权,而请冠、端而袭其藉于成周,以尊天王。吴进矣!吴,东方之大国也,累累致小国以会诸侯,以合乎中 国。吴能为之,则不臣乎?吴进矣!
不过这时候吴国断发的传统应该是尾声了,因为“吴进矣”,吴国学习中原先进的文化知识,进步了,所以“请冠、端而袭其藉于成周”,要学宗周,留着头发 带“冠”。又“祝发”又能戴冠,想来是不可能的。
古代辫发史关于头发的典故
我们华夏的始祖对于头发的爱惜,在典籍中也可以窥见一斑平日剪断头发那固然是不可以了——如果强行剪断头发,那就是中国古代“五刑“中的髡刑。对于头发,规定要“五日一沐”,就是五日洗一次头发。
古人五日洗一次头发
而且中国古代洗发的时候也是有“洗发膏”的,例子就是《诗经·卫风·伯兮》里面的
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翻译成现在的话说,就是“自从“伯”去了东方,头发乱哄哄的像草堆一样。难道是没有洗发膏的缘故嘛?不是呀,那是我打扮好了也没人看!”。
还有一个关于头发的典故“握发吐哺”,说周公选材举能,经常忙得是“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握发”,一方面是表示对客人到来的尊敬和想见客人的迫不及待;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这个不经意的动作中,看出古人对于头发的态度“握发”,不是随便的一披、湿淋淋的拖在身后,也不是缠绕在头顶上,而是握在手里。
看来古代辫发史不单单是因为孝道文化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熏陶,更多的是从祖先对生活起源的领悟,从而衍生出这么多和头发有关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