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回在某微信群里聊天的时候,说到有没有什么植物的科名是和科里任何一个属名无关的。我第一反应是没有,因为科名应该是按模式属的名字改变后缀而成的。但细想一下还真有,山茶科就是的。科名是Theaceae,但茶属Thea已经并入山茶属Camellia而不复存在了。按说这个科名应该改成Camelliaceae,但分类学的命名法规允许一些长期使用已成习惯的例外,于是Theaceae就保留下来了。顺便说,Camellia和Thea都是林奈命名的属,前者是纪念捷克旅行家Gee Joseph Camell;后者包含了来自中国的饮料用植物茶(Thea sinensis,现在是Camellia sinensis了),名字也和tea一样,是来自闽南语。
尽管茶树是最著名的山茶科植物,但它毕竟是后来才加入的,山茶科的科长也就是模式种,是开红花的山茶Camellia japonica。这个种自然分布于中国的山东、浙江东部、台湾,以及日本和韩国。作为一种重要的木本花卉,山茶的栽培遍及全世界,有超过20000个品种,颜色从白、粉红到深红色,花的形态更是千变万化。山茶于17世纪末被德国博物学家Engelbert Kaempfer从日本引入欧洲,绝大多数品种都在欧美和日本育成;中国虽然从唐朝即开始栽培山茶,但对山茶品种选育的贡献很有限,只有800余个登记品种,绝大多数还是现代育成的。
野生状态的山茶
白色重瓣山茶品种'Alba Plena',图来自iki。
粉色单瓣山茶品种'Frost Prince'
杂色山茶品种'Lavinia Maggi'
野生状态山茶的花是红色、无香味并能产生大量低浓度的花蜜,和前天的木棉一样,也符合鸟类传粉综合征。据韩国的一项研究,山茶单花的花蜜量可达每天1ml,能满足鸟类的需求。山茶是欧亚大陆上分布最北的鸟类传粉植物,其自然分布北限可达山东青岛的崂山。它的主要传粉者是暗绿绣眼鸟,一种在中国有广泛分布的半专性嗜蜜鸟类,夏季主要吃昆虫,冬季主要吃植物性食物。和木棉等鸟类传粉植物类似,山茶的花期也在冬末初春,这个时期鸟类较难找到昆虫和种子,对花蜜的依赖性会上升;因为气温尚低,大多数传粉昆虫没有开始活动,植物对传粉鸟类的依赖也会上升。中国温带乃至亚热带北部地区的鸟类传粉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述因素建立起来的。
正在访问山茶花朵的黑[短脚]鹎,这两个山茶品种的形态都和野生型有区别。
山茶属还有个蜚声海内的成员,那就是滇山茶C。 reticulata,也叫云南红山茶,是云南省的植物名片。这个种的自然分布范围和栽培历史都和山茶隔得很远,但在日常语境里经常搞混。滇山茶最初是作为油料作物种植的,但也育出了上百个栽培品种,在云南不乏数百年的老树。不过我不建议读者尝试区分滇山茶和山茶,一来是分类学上“开红花的山茶”是一团乱麻,二来是栽培品种杂交和变异得太厉害、关键性状已经不明显。大家知道常见的栽培茶花品种大多数是源于山茶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