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城市物种日历:酢浆草

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是一种广布于我国南北,极为常见的野花。从初春到秋末,你都能在墙边、街角、花坛中,看到它那簇成一团,顶着几朵小黄花的身影。

酢浆草是花坛中的常客。

在小时候还不知道“酢浆草”这个拗口的名字时,我们把它唤作“酸溜溜”——因为只要咀嚼过它的茎叶,就能记住它那“酸酸”的口感。其实,酢浆草的“酢”字,其实就是“醋”的前身,意思就是“酸味”。在古代,人们就以“鸠酸”之名称呼,而那些延续至今的俗名名“醋酸酱”、“酸味草”、“酸角草”等,都脱不开这个“酸”字。就连酢浆草属的属名“Oxalis”,都是来源于希腊语的“oxys”,意思也是一个字“酸”。

酢浆草之所以这么酸,是因为它的茎叶内含有不少草酸的缘故。其酸度之高,曾使得古人用其来擦拭铜器或磨光铜镜。这些草酸也让酢浆草成为了牧业的毒草——因为有牲畜食用酢浆草过多而中毒的案例发生。

酢浆草的叶片是它的“名片”。上面棕色的颗粒是它的种子。

酢浆草最为经典的特征,就是那三片桃心型的小叶了,这让酢浆草也获得了“三叶草”的名称,风头甚至盖过了真正的三叶草车轴草。这三片小叶属于一个三出掌状复叶,我们看到的那纤细的“茎”,其实是它的叶柄。而真正的茎,则匍匐在土地上。酢浆草的叶通常是嫩绿色的,不过在早春或深秋气温较低,或是遭受干旱之时,酢浆草会在叶片内累积花青素类物质,让叶片变成暗绿甚至偏紫色。酢浆草的叶还有一种很有趣的现象在一天之中,这三片小叶会随着昼夜作着有规律的运动——白天舒张,夜晚低垂。这其实是一种昼夜节律现象,是小叶基部的细胞,由于光照影响而发生膨压改变的结果。

酢浆草的叶片在黄昏之时就会合拢、下垂。

酢浆草不仅叶片能够感受阳光,它的花朵也能感受阳光。如果仔细观察,酢浆草的花只在阳光充足的日子开放,而在阴雨之时,花儿就合拢低垂,沉沉欲睡。不过,酢浆草的花儿阳则开阴则合的行为,并不是为了迎接传粉的昆虫。有研究显示,酢浆草本身就可以自花授粉,且访花的昆虫对结实率并无太大影响。这说明酢浆草并不用为了迎合昆虫的行为而如此行事。至于为什么酢浆草的花儿会具有这种行为,可能还需要科学家进一步的研究。

酢浆草的花。注意叶片由于环境不良而呈现紫色。

酢浆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广布的野草,这和它的繁殖和传播策略是分不开的。酢浆草的花期很长,每株植物花儿数量虽少,但却能接连不断的开放,而自花授粉的特性又不受天气和传粉昆虫的影响,可以保证很高的结实率。这些因素都有利于充分利用一年中最好的光景,来尽力扩散自己的地盘。

酢浆草的果实。

酢浆草扩张的方式也很有意思。当酢浆草花谢之后,会结出一个个宝塔一般的果实。当果实成熟后,稍有风吹草动,果实的五条棱就会突然炸开,将深褐色的种子“弹射”出去,弹射距离可以达到好几米,这相对于酢浆草矮小的身躯来说可是一段不短的距离。酢浆草就依靠这一技能,迅速“开疆扩土”,繁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