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餐桌物种日历:泥鳅

泥鳅,又叫真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鲤形目鳅科泥鳅属的小型鱼类,分布广泛,我国各大水系都能见它们踪影,日本韩国等国家亦有出产。泥鳅体小而细长,近长圆柱形,身长10cm左右,体表分泌粘液,滑溜溜的,徒手抓很难,有“泥鳅要捧,女人要哄”的俗话。头部尖,口下位,口须5对,上颌3对大的,下颌2对小的,起到探测的作用。鳞片极其细小,埋于皮下。背侧青黑,伴随有形状不一的小黑斑,体侧下半部浅黄色,在尾柄基部上侧有一块黑斑尤其明显。

喏,这就是泥鳅咯。

成语说“浑水摸鱼”,我想古人摸的应该是泥鳅吧~是的,泥鳅适应力强,对水质环境要求并不高。一方面,它们属于底层杂食性鱼类,水田、沟渠等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是其乐土,它们经常会上窜下钻的,搅动水层。另一方面,泥鳅是极其耐缺氧的鱼类,普通鱼类只能用鳃呼吸,而泥鳅还能用肠呼吸。在闷热缺氧的时候,尤其是在夏天下大雨之前的低气压天气中,它们会集体窜到从水面吸气,然后通过肠道进行呼吸,再由肛门排出废气,借此应对水体中溶氧量的减少。“泥鳅跳,雨来到。泥鳅静,天气晴。”正因为有如此习性,使得它们像天气预报员一样,只不过用的是“手舞足蹈”的肢体语言。

下雨啦,快撑伞。

市面上被叫做泥鳅的其实有两种,即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长得真是让人脸盲!那如何分辨这两者呢?从分类地位来说,后者是鳅科副泥鳅属的;从外表上来看,除了看尾部是否有明显黑斑之外,大鳞副泥鳅同等性成熟的个体,个头要比真泥鳅大好多,而且鳞片也很明显,如果你有兴趣数一数,它们的纵列鳞数目在130以下,而真泥鳅是150以上。还有个办法,看它们靠近尾柄处的皮褶棱,大鳞副泥鳅尤其发达,突起的程度使得它们首尾体侧的宽度几乎等长;真泥鳅则不然,尾部体侧宽度逐渐缩小。如果有小贩向你鼓吹这是台湾来的泥鳅,别觉得高大上了,一般指的也就是大鳞副泥鳅。

美味的泥鳅,千万别生吃

回过头来,阿公阿嬷为了这么一条塞牙缝的小鱼,会闹得甚至是打破锅鼎,泥鳅肯定有它过人的美味之处。泥鳅虽小,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全国人民都喜欢,很多用泥鳅做的家常菜就这么诞生了。鲜活的泥鳅在缸里养几天,滴点油,让它们把泥沙吐干净,注意要上盖,否则会跳的一地都是。而后的料理方式随意,四川的做法是挂面油炸,炸到外皮金黄酥脆后捞起沥干,锅里爆香姜蒜辣椒,放入炸好的泥鳅,加点白酒去除土腥味儿,再撒上盐巴,一锅喷香四溢的辣子泥鳅就烧好了,外酥里嫩,香辣可口!泥鳅肉少,很多人懒得吃,所以煲汤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广东那边习惯用泥鳅、红萝卜、瘦肉、雪耳、枸杞和蜜枣一起煲老火汤,不吃肉,只喝汤,味道鲜美,难以言喻。

还可以是椒盐泥鳅。

泥鳅虽说小而不起眼,难登大雅之堂,但也有一道名菜非泥鳅不可,流行于河南周口地区,菜名甚为文雅,名唤“青龙钻白云”,实则“泥鳅豆腐汤”,据说古时当地有位渔民,打渔时常捕得一些泥鳅,大的卖掉,小的自己烹食,有次他嫌弃小泥鳅太难收拾了,就索性和豆腐一起放锅里煮,搁点姜段蒜瓣。过段时辰揭盖一看,咦,泥鳅都钻到豆腐中去了,只留鱼尾在外面,想必这泥鳅为热气所逼,钻入冷豆腐内躲藏,却被烫死在里面了,造成了“泥鳅钻豆腐”的残酷美味奇观。此肴汤头甚为鲜美,泥鳅肉嫩,豆腐爽滑,不过要达成此效果,非常不容易,烧过这道菜的人都知道,除非人为,否则泥鳅乖乖钻进豆腐的概率极低,很多时候,泥鳅在沸水里翻滚到死,都不会把豆腐当回事。

泥鳅豆腐汤。

由于泥鳅生命顽强,生龙活虎,加上“以形补形”错误食补观念的怂恿,有很多人居然选择生吃泥鳅!殊不知,此举很有可能会感染恶性的寄生虫病——棘颚口线虫病。棘颚口线虫的卵经过宿主猫狗排出的粪便进入到水域中,如果正好被一种名为“剑水蚤”的小鱼虫吞噬的话,虫卵就能在其体内顺利孵化,剑水蚤又被泥鳅吃了,而后想获得某种能力的人们又吃了泥鳅,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因为人并不是其最终宿主,所以棘颚口线虫不能发育为成虫,就会在人体内“挖隧道”一样地乱窜,轻则皮肤出现肿块,瘙痒难忍;重则蚴虫钻入到各大脏器,引起严重感染;最可怕的就是出现在中枢神经系统,那生命就岌岌可危了。不单单是泥鳅,所有淡水鱼都要尽量避免生食,以免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