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家环保局和中科院在2003年发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中包含7种动物,其中既能造成大规模环境破坏,又能给人以巨大心理打击和视觉污染的,唯有美国白蛾。
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灯蛾科,白灯蛾属,俗称秋幕毛虫(Fall eborm)。世界著名检疫害虫,国际森林植物检疫对象。与什么澳洲大蠊,德国小蠊不同,美国白蛾确实是原产北美,二战期间随军用物资漂洋过海传播到欧洲,1940年在匈牙利发现,随后的几十年中如同野火般蔓延到除北欧外的欧洲大部分地区。1945年,美国白蛾又随军用物资登陆日本东京,到达亚洲,后经朝鲜战争到达韩国,一路北上进入朝鲜,1979年美国白蛾出现在辽宁丹东地区,正式入侵中国。如今美国白蛾已遍布全北区30多个国家,在新西兰亦有分布。
美国白蛾外形毫不起眼,为灯蛾科里最常见的小白蛾子造型,头胸部毛茸茸的,看上去很可爱,前足基节和腿节部位黄色,雌性成虫翅白色,雄性一般有黑斑。幼虫灰黄色,密布灰白色长毛,毛没有毒,但接触皮肤可能致敏。幼虫有红头型和黑头型,红头型仅在北美有分布。
产卵的雌性。
雄性的一种色型。
雄性。
幼虫。
美国白蛾具备入侵生物的一切特点,是能吃不挑食。美国白蛾的食性之杂,在整个昆虫纲中都名列前茅。它们的寄主几乎包括所有你能见到或见不到的阔叶乔木灌木、花卉、农作物、杂草,甚至裸子植物。在美国有120种植物,日本有300多种,欧洲有234种,中国仅丹东地区就有94种植物,全球范围内已记载的美国白蛾寄主有636种。每次大发生时,美国白蛾的首要目标一般是作为绿化的行道阔叶树,或乡村的阔叶树和果树,如悬铃木、桑树、糖槭、杨、柳、洋白蜡、苹果、樱等等。一棵树吃完以后,会集体迁徙到另一棵树上。阔叶树全部吃完后,就开始吃农作物和野生植物了。
美国白蛾适应性极强。耐低温,东北地区还能越冬;耐高温,40度还能发育成活;耐饥饿,5龄幼虫可以十天半个月不吃东西,随木材等贸易活动长途运输也不会饿死。除人为扩散外,美国白蛾成虫还具有不弱的飞行能力,1979年最早入侵中国的一批美国白蛾,就是从鸭绿江对岸的新义州飞来的成虫。而幼虫迁徙觅食时可爬行500米,还可以乘风破浪,靠水流传播。因为寄主植物众多,美国白蛾每到达一个新地点,都可以建立殖民地,繁衍生息,甚至于改变食性,来适应当地植物。
美国白蛾来中国不到40年,已先后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的11个省市造成危害,最远到达过上海市。而根据气候条件预测,中国有55%的面积适合美国白蛾,未来的潜在危害巨大。
美国白蛾在中国大部分一年三代,以8-10月的二代危害最严重,疫区爆发时铺天盖地,5龄前的美国白蛾幼虫会在树枝间织起天罗地网,在网里集中昼夜取食,吃完换个地方再织网取食,6-7龄不织网,分散取食,老熟幼虫下树爬到合适的地方化蛹。所到之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虫群滚滚来”。行道树全被吃完,幼虫迁徙时会雨点般掉到人头上身上,还会成群爬到居民家中,甚至占领床铺,严重侵犯居民隐私。在疫情严重的河北省、辽宁省、山东省等地,居民往往被吓得不敢回家。
目前对付美国白蛾,有人工物理防治、化学和生物药剂防治、寄生天敌防治、性信息素诱杀等方法。美国白蛾来中国的时间不长,尚未进化出特别强的抗药性,以各种生物化学药剂如阿维菌素、除虫脲、苏云金杆菌等综合使用,效果良好。而专门针对美国白蛾的寄生性天敌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其技术应用已经非常成熟,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白蛾发生区。
用于繁殖放飞周氏啮小蜂的柞蚕蛹。
虽然美国白蛾有可靠的控制手段,但由于其自身太过顽强,加上传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以及气候影响,被剿灭后2-3年往往发生反弹,如果不及时治理,仍会造成严重后果,虽然还是会被剿灭,但破坏也已造成了,建立一个完善的检疫监测系统非常重要。美国白蛾因战火和商业贸易走向世界,在世界各地崛起,是人类文明逐渐发展不得不付出的代价,不过3d字谜网希望这是可以承受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