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新桥横跨于江西省永新县七溪岭下。这是一座独孔拱桥,名称“久大桥”,青砖砌成,长 33米。宽约3米,横跨龙源口江,桥头两侧岸各有两根高1米,直径0.2米的铁柱,上面铸有“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建”字样。桥身高,桥孔大,桥面宽,两侧置石栏,两端砌石阶,结构严密,造型美观。此处为从永新到宁冈的必经之路,形势十分险要。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龙源口大捷”就发生在这里,故大桥也称为“龙源口大捷桥”。
1928年四月下旬,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余部与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成立了边区工农兵政府。6月23日,江西敌军杨池生、杨如轩率领三个团的兵力疯狂进攻龙源口。红军在朱、毛的率领下获得了歼灭敌一个团,击溃二个团,缴枪千余枝的辉煌胜利,这也是我军历史上的第一场大胜利。从此,根据地扩大到宁冈、永新、莲花三个县,使边区进入全盛时期。“朱毛领兵在井冈,红军力量坚又强,不费红军三分力,打败江西两只羊(杨)”的歌谣一直流传至今。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的票额三元人民币正面图案就是龙源口石拱桥,故大桥也称为“最值钱的桥”。建国后,石桥对面建立了龙源口大捷纪念碑。碑正面用白色大理石镶嵌,上面镌刻着朱德于1965年1月15日题写的“龙源口大捷纪念碑”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碑基部正面有用大理石镶嵌并镌刻有龙源口大捷铭文。1958年8月,该桥被列为全省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党和政府多次拔款维修该桥。
联曰龙蟠源口,千军难入隘;
联语写桥势。上下联首句用比喻手法,言桥有“龙蟠”“虎踞”之势,极为险要,次句言险要程度,一是难攻,虽“千军”也难攻下,虽“丸泥”也能封关。《幼学》有“丸泥可以封函关”句,用来形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上联巧嵌“龙源口”三字,点出桥名。
联曰凭十六字方针,一拳头战术,早安排两路夹攻,大捷桥头,喜盈盈,人欢马叫,虎跃龙腾,点着燎原星星火;
联语写桥的光辉历史,上联写我。首两句写方针、战术,即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机动灵活的退扰打追。三、四两句写出能战斗,即在龙源口桥两路夹攻来犯之敌,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五、六两句写精神状态,“欢”“叫”“跃”“腾”表现获得胜利的喜悦。末句写意义。因为取得了龙源口大捷,而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乃至发展到解放全中国,阐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真理。下联写敌。首两句写江西二杨率其部队长驱直入我根据地,表现其伤心病狂不可一世的架势。三、四两句以“没想到”来了个急转弯,说腹背受击,逃之夭夭。五、六两句写失败的惨状。末句写惨败的后果,说蒋家王朝独霸天下的梦想已成一枕黄粱。
联语以先战略,次战况,后战果的顺序铺展,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上联写我,下联写敌,一褒一贬,对比分明。联中安排两组联中之联,琅琅上口。联趣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