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蛇,最大可达15米

     盘点世界上最大的蛇,最大可达15米,可以敌过任何生物。
亚马逊森蚺,蚺科水蚺属动物,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蚺。其分布于南美洲,粗如成年男子的躯干,生性喜水,通常栖息在泥岸浅水中。森蚺的嘴巴上下可张到180度左右,4排牙齿可以独立活动,没有下巴,上腭中间的2排牙齿可以上下游动,有利于吞噬猎物,它的蛇皮可以拉伸,可以吞下比自己体型还大的猎物。森蚺的舌头是化学物探测器,鳞片可以感知猎物是否有动,眼睛是热能感应器,它们的气管在喉咙处,在吞噬猎物时,它们的气管是在外面的,所以不必担心气管堵塞
泰坦蟒是一种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的蚺蛇,是已知最大的蛇类,是现代大蚺蛇的近亲,属蛇类,是变温动物。泰坦蟒体长达9~15米的巨蟒,重约1.135吨,生活在南美洲哥伦比亚北部的热带雨林里,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其灭绝的主要因素。泰坦蟒为体长达9~13米的巨蟒,28条蛇中最大的8条,重泰坦蟒约1.135吨。。泰坦巨蟒也和现代蟒蛇一样,雌性的体型要远大于雄性。
网纹蟒,又称霸王蟒、网蟒、网目锦蛇,拉丁文名Reticulated python.蛇亚目、蛇亚目属大型蟒蛇,世界最长之蟒蛇(特注侏儒网纹蟒体长仅为1.5米-2.3米),与绿水蚺齐名(绿水蚺为世界最重)。因两眼延伸到嘴角、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故得名“网纹蟒”。一般约 25-35尺,4.5-6米,最长可达10余米。目前已濒临绝种。网纹蟒,缠绕力非常强大,体型细长,是世界最长的蟒类。上唇鳞有凹陷的唇窝。头部有三条黑细纹,一条在头部正中,另两条由两眼延伸到嘴角,身体背部为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复杂的钻石型黑褐色及黄或浅灰色的网状斑纹花纹,故得其名。虽然身体细长,却是很强力的掠食者。历史上有人类被绞杀且被吞噬的纪录。无毒,印尼苏拉威西岛的性情较温和。
缅甸蟒,别名双带蚺,是蟒科亚洲岩蟒的亚种之一,世界上最巨型的六种蛇类之一,也是中国目前发现最大的蛇。
该蟒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多居于热带雨林中,以体型巨大著称,其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它们头较躯体小,无毒;吻端扁平,有3对唇窝;体棕褐色,头背有棕色箭头状斑;有一对退化的爪状残肢。缅甸蟒毕生会不断成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缅甸蟒体形粗胖,头较大躯体小,无毒。吻端扁平,有3对唇窝(热感应器官)。体棕褐色,头背有棕色箭头状斑,背面黄色,满布不规则棕色云状大斑,腹部白色。泄殖腔两侧有一对退化的爪状残肢。被捕获的缅甸蟒缅甸蟒以体型巨大著称,平均身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缅甸蟒大量的脊椎骨增生令其体型不断加长,而且雌性的缅甸蟒比雄性更为巨大。
非洲岩蟒是蛇亚目蟒科蟒属下的一种无毒蟒蛇,主要分布于非洲南部撒哈拉地区,是非洲体型最巨大的蛇类。目前共有两个亚种已被确认。成年的非洲岩蟒体长可超过6米,是全世界最巨型的蛇类之一(其它巨蛇亦是同属蟒属下的蛇类)。有记录最长的非洲岩蟒是于1932年于科特迪瓦所发现的,其体长达9.72米。非洲岩蟒的体色主要由棕色构成,身体上有许多橄榄色的不规则图纹。其体纹与颜色均与缅甸蟒十分相似,容易被混淆。这两种蟒蛇并没有紧密的关连。
非洲岩蟒活跃于一般草原和热带草原,不过其活动区域并不会远离水源,有时候也会闯进森林边缘地带,但很少深入其中。 非洲岩蟒颇依赖水源,当天气太热或太干燥的时候,它们会强行躲进其它动物所挖掘的洞穴里,并进入夏眠状态。不过非洲岩蟒性情较为凶恶,脾气不佳,若受骚扰,容易发动咬击,这一点与普遍较为温驯的缅甸蟒回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