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是中国后商时期的司母戊鼎,大多数人可能都多少有一点了解。有关这座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的传奇故事和精力,大家又是否了解呢?今天就让3d字谜网小编为不了解的朋友科普一下关于司母戊鼎的发掘,辗转和修补的故事吧。
司母戊鼎,全称为后母戊大方鼎。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司母戊鼎因鼎腹内壁上铸有“后母戊”三字得名,鼎呈长方形,口长112厘米、口宽79.2厘米,壁厚6厘米,连耳高133厘米,重达832.84公斤。鼎身雷纹为地,四周浮雕刻出盘龙及饕餮纹样,反映了中国青铜铸造的超高工艺和艺术水平。
司母戊鼎初为乡人私掘,因体积过大,为防日军抢走后无法辨认,砸去一只鼎耳,将其重新掩埋。1946年6月重新出土,存于南京中央博物院。1959年铜鼎从南京调往北京,存于新建成的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经研究考证,鼎腹内壁铭文“后母戊”是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庙号。司母戊鼎是用陶范法铸造而成的,在商后期铸造司母戊鼎至少需要1000公斤以上的原料,且要在大约二三百名工匠的密切配合下才能完成,经测定,鼎含铜84.77%、锡11.64%、铅2.79%,与古文献记载制鼎的铜锡比例基本相符。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现为国家一级文物,2002年列入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名单。
【司母戊鼎出土挖掘】
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北的农田中,被当地农民吴希增探寻到的。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的活动。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按当地规定,探宝不分地界,但探出宝来,宝物所在地的主人要分得宝物售款的一半。吴希增和吴培文商定之后,当晚便破土挖宝了。
挖掘工作是秘密进行的,到半夜时分,挖下约10米深,宝物被发现了,先挖到的是器物的柱足,接着整个器物都显露出来。当时,大方鼎的口朝东北,柱足朝西南,横斜在泥土里,大如马槽。第二天夜里,吴希增组织了四十多人往上提,但快到天亮仍没有成功,为防止被人发现,他们又将洞口堵了起来,直到第三天夜里,才终于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弄出了地面。
【司母戊鼎被迫埋藏】
虽然方鼎的出土是在极为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但消息还是泄露了出去。没过多久,驻安阳飞机场的日军警备队长黑田荣次前来"参观",后北平的古董商萧寅卿也来秘密造访,并表示愿出20万银元购买,但要求村民将鼎砸成四至十块,以便分批装箱运走。开始时村民受20万银元诱惑,真的开始肢解方鼎,先是用钢锯条锯,但由于方鼎的硬度高,没锯动,后来,村民认为把方鼎破坏了太可惜,还怕万一萧寅卿不要,不完整的方鼎会很难出手,于是停止肢解,又将方鼎重新埋入地下保存了起来。
后来,消息传到日伪宪兵队耳中,宪兵队多次前来搜寻。为了防止宝物被日本人抢去,村民们采取了迷惑敌人的办法将方鼎转移到较远的地方埋藏起来,而在原来埋藏方鼎的地方,埋藏了别的出土文物。日本宪兵找到了这一埋藏地点,将这批文物抢劫而去,而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则得以保存下来,但被砸下的鼎耳亦因为岁月而丢失。
【司母戊鼎重现光明】
1946年6月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被重新掘出,原物先存于县政府处。同年十月底,为庆祝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60寿辰,驻军用专车把它运抵南京作寿礼,蒋指示拨交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保存。
1948年夏,该鼎在南京公开展出,蒋亲临参观并在鼎前留影。而国民政府终究因重量问题没有把其运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该鼎存于南京博物院,1959年转交中国历史博物馆至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失去的那一只鼎耳一直没有找到,专家们仿照鼎上另一只鼎耳将它补铸上去,算是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