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崇祯皇帝树上上吊自杀的死吗?

 

崇祯皇帝树上上吊自杀的死吗?

“文革”以前,在北京景山公园内东边山坡上有一棵古槐,相传是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自缢的地方。此树在浩劫之中也没能逃掉厄运,被砍伐了。现在一般的说法是李自成率农民军攻入北京后,崇祯帝仓惶出逃,在煤山东麓的一棵槐树上自缢身死。煤山即分之景山。       

但崇祯真是缢死此处吗?其中还有不少疑问,也未取得一致意见。1644年3月19日中午,李自成率领农民军进入承天门、占据皇宫后,首要之事就是要找到崇祯。农民军在“大楼宫中不得”之后,乃悬重赏、申严诛“献先帝(崇祯)者万金、封伯爵。匿者,夷其族。”(《烈皇小识》卷8)直到22日方得崇祯遗体。景山本是皇室内苑之一,倘若崇祯就死在景山山坡那样明显的地方,总不致于大张旗鼓地搜寻三天之后方发现吧!有人指出,说崇祯死在煤山槐树上是不确切的。据考《明史》中的《李自成传》和《王承恩传》证实,崇祯帝不是缢死在槐树上,而是缢在“寿皇亭”中。《明实录·崇祯实录》卷十七载“天且曙,仍回南宫,散遣内员,携王承恩入内苑,登万岁山之寿皇亭。俄而上崩,太监王承恩亦自缢从死焉。”《明史》卷三百九《流贼传》云;“十九日丁未,天未明,皇城不守,鸣钟集百官,无至者。乃复党煤山,书衣襟为遗诏,以帛自缢于山亭,帝遂崩。”《明史纪事本末》卷七十九亦说“逐仍回南宫,登万岁山之寿皇亭自经。”,夏燮《明通鉴》卷九十、谈迁《国榷》卷一百、徐鼐《小腆纪年附考》卷四等都载崇祯死于寿皇亭。       

但也有人对此持有疑议;明景山并无寿皇亭之称,只有寿皇殿在山后(即今少年宫),其地与所传崇祯自缢之处相离尚远。景山之上,明代并无建筑,今所存五亭系清乾隆时所建。可见此记载不确切。明末亲历甲申之变的钱甹所著《甲申传信录》有这样的记载。“(崇祯)易袍履与(太监王)承恩走万岁山,至巾帽局自缢”这一记载很符合崇祯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走上自戕之路的心理变化过程。崇祯一向刚愎自用,他的性格决定了他不会投降,也不会轻易去死的。在京城旦夕可破之时,他于3月18日取太监衣帽化装后,企图从崇文门、正阳门、朝阳门、安定门等处逃跑,皆因守门士兵不知他是皇帝而被阻。逃跑不成,崇祯方在太监的陪同下跑到了巾帽局。巾帽局是明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专掌宫内的靴帽制作,地处皇城东北角,是皇城内较偏僻的地方(巾帽局在今东城区织染局胡同东端)。李自成占据皇宫以后,崇祯眼看大势已去,这才自缢身死。死时“以发覆面,白袷蓝袍白细裤,一足跣,一足有绫袜”,一副狼狈之相。       

除此以外,还有记述崇祯不同死地的;据《明季北略》记载,崇祯自缢在海棠树上。当时皇城内,海棠以巾帽局附近的回龙观最盛。据《京师坊巷志稿》引《天启宫词注》有“回龙观多海棠,旁有六角亭,每花发时,上临幸焉”之语,可见明代皇帝对这一带很熟悉,崇祯逃至此处自缢是较为可信的;黄云眉《明史考证》第一册载“帝崩于万岁山”。“万岁山,金人名琼花岛,元至元四年筑宫城,山适在禁中,遂赐今名。”显然,这是认为崇祯自缢于今北海之白塔山了;红学专家俞平伯在《崇祯吊死在哪里?》一文中说崇祯“北出宫廷爬上煤山,在那里又查看外国来的大炮,他又给李自成写了血书,要求他不要压迫老百姓,不要再用那些不忠的官僚。然后他自己就在管国人所住小屋里椽子上吊死了”;《明亡述略》上云“丁未,内城陷,帝崩于西山。”据考证,明末的万岁山即今日之煤山。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是比较可信的,也合乎情理,但具体是在何处、目前尚无定论,只能有待于史学工作者今后的严密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