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终于发布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报告。
虽然这份报告的核心结论与今年2月初世界卫生组织邀请的国际专家团队和中方专家一同在武汉发布的结论相似,其内容和细节要更为详尽和丰富,尤其是详细阐述了新冠病毒几种可能的来源究竟是什么,以及哪种来源的可能性最大。
,这份足足120页的报告还披露了世卫组织邀请的这些国际专家与中方合作的具体细节。
如下图所示,这份中国—世卫组织新冠病毒溯源研究报告包含了从国际专家团队与中方的合作细节、到开展溯源研究的方法和数据、再到病毒可能的来源分析等各方面的详尽内容——尽管这份报告仅仅是世卫组织召集的这场对新冠病毒进行全球溯源工作的其中一部分。
其中,在合作的细节部分,报告介绍了世卫组织与中方合作的由来,即2020年5月世卫组织大会通过的WHA73.1(应对COVID-19)决议。这份决议要求世卫组织总干事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以及各国通力合作,寻找新冠病毒的动物源头及其从动物传入人类的途径。
由此,在2020年7月,世卫组织便开始和中国就合作的具体方式和细节展开了探讨,并就在中国武汉进行溯源工作的“受权调查范围”达成了一致,准备就新冠病毒是如何进入人群并如何开始在武汉传播等问题,于2021年1月14日至2月10日展开为期28天的短期研究。
报告还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是如何确定让哪些国际专家来中国参与溯源研究的细节,其中提到该组织是在2020年8月17日通过其“全球疫情警报与反应系统”向各国的专家发出的征召,并在9月开始对表示愿意参与研究的候选人进行评估和筛选的。
报告列出了世卫组织对于这些专家的甄选标准,比如需要哪方面专业的专家,对是否存在相关利益冲突进行评估的过程,以及专家们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等等。
报告还给出了最终来到中国的17名国际专家在来到武汉后都在哪天去了哪些地方进行了研究考察。
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告提到虽然国际专家们在这28天的前14天里因防疫要求处在隔离中,但他们并没有像一些西方政治势力所炒作的那样在“干等着”,而是一直在与中方的专家通过会议等方式交换着大量的重要科学信息。
,对于大众更关注的“病毒究竟从哪儿来”这个问题,报告也给出了详细的分析。
对此,撰写报告的国际和中方专家通过研究疫情数据、分析病毒基因,以及对动物样本进行检查后,对证据的分析显示华南海鲜市场确实只是一个疫情的爆发点,但并非疫情的源头。
这些证据还显示虽然华南海鲜市场的环境样本中检出了新冠病毒,但从该市场售卖的各类产品搜集的样本的监测结果都是阴性,而且不论是在湖北还是在中国其他地方的野生动物中也都没检出新冠病毒的样本。
于是,专家们在报告的假定了四种病毒的来源场景,包括“直接由动物传人”、“通过中间动物宿主传人”、“通过冷链传人”和“通过实验室事故泄露”,并依据报告之前中列出的大量数据和分析,对这四种假定的场景逐一进行了评估。
其评估的方式,则是将证明和否定这四种假定场景的正反两方面证据分别列出,进行对比,然后评估出这种场景作为新冠病毒来源的可能性。
比如,在病毒是否“直接来自动物传播”这一假定场景上,报告就列出了支持这一场景的证据就包括2003年的非典疫情就是直接从动物传人的,而且在中国、泰国、日本、缅甸和马来西亚的蝙蝠与穿山甲身上也发现过与如今的新冠病毒相似度较高的病毒等等。
但报告也列出了否定这一假定场景的证据,比如目前发现的动物身上的冠状病毒虽然与新冠病毒相似,但这些病毒仍然与新冠病毒有着一些明显的区别,彼此间还存在着数十年的进化差距。
由此,专家们才认为这种假定场景作为新冠病毒的来源可能性位“可能到比较可能”(Possible to Likely)。这在全部四种假定场景的可能性中排名第二。
在四种假定场景中可能性最高,为“比较可能到很可能”的,是“通过中间动物宿主传人”。报告在这里列出的正方证据非常详实,比如人类中流行的许多病毒都是通过中间动物从最初的动物宿主身上传到人身上的;比如与新冠病毒相似度很高的冠状病毒在蝙蝠和穿山甲都有说明病毒是可以跨动物种群传播的;比如新冠病毒可以很快适应易感的动物宿主;又比如易感的动物宿主中包括那些与人类高密度农业有关的动物等等。
相比起来,证伪这种假定场景的证据则薄弱了许多,主要就是迄今在动物身上找到的新冠病毒,并非是从其他动物来源传播的,而是来自人类来源。中国各地的新冠病毒人类感染样本中也没有再重复出现可能是源自动物的早期病毒毒株。
但报告指出,这些问题的存在亦说明围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还远没有结束,还需要继续在相关地区开展溯源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