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司长哈增友近日公开表示,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一直面临不小压力,今年高校毕业生达到909万人,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的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联合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景气报告》(下称“景气报告”)显示,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向好、经济发展持续恢复,2021年三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指数环比下降,但同比上升。
另一家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近日发布的《2021中国重点大学应届毕业生求职状况报告》还显示,2021年的就业机会明显多于过去两年,在受访的123家大学生雇主中,有80%对毕业生的需求量超过了去年。受访的这些211或是985高校毕业生中,有79%将“最愿意工作的企业”首选投给了国有企业。
大学生就业求稳,毕业后考研、考公务员比例过高等“慢就业”的现象是我国青年失业率高企的重要原因之一。哈增友表示,针对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
我国目前就业形势怎么样
“今年以来,随着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稳就业保就业政策精准发力,我国就业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司司长哈增友说。
哈增友介绍,1月至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5.5%左右的全年宏观调控预期目标。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洪涝灾害等多重冲击,我国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失业的底线。,年初确定的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是新增1100万人以上,前9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045万人,占年度任务的95%。
哈增友说,从宏观经济看,当前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稳定经济运行的困难挑战在增多,特别是三季度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回落,加大了宏观调控难度。从就业本身来看,总量压力依然较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哈增友表示,今后将推动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努力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把就业的“蛋糕”做大,密切关注当前经济形势变化,及时稳定市场合理预期,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确保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避免短期内大起大落,为促进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市场主体是吸纳就业的‘顶梁柱’和主力军,保住市场主体就能守住我国就业的基本盘。”哈增友说,去年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特别是从事服务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很多困难。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在减税降费、援企稳岗、普惠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惠企政策。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惠企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督促指导,努力打通“一公里”。
如何给青年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哈增友介绍,近年来,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群体就业一直面临不小压力,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一直偏高。一方面,青年就业总量压力较大,以今年为例,高校毕业生达909万人,受疫情、洪涝灾害等影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减招慎招现象,招聘形势相对紧张;另一方面,青年群体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突出,供需脱节、人岗不适、“慢就业”现象时有发生。
“今年以来,各地各有关部门把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稳定扩大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招聘规模,特别是拓宽市场化就业渠道,为青年群体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哈增友说,随着经济持续恢复,特别是各项政策效果不断显现,青年就业压力有所降低,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好于往年同期,16至24岁城镇青年调查失业率8月份以来连续2个月明显回落。
哈增友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围绕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更多适合青年群体的高质量就业岗位;鼓励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增强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紧紧瞄准市场需求,持续提升青年群体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储备,最大限度实现人岗相适,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
2021年人才招聘市场趋势分析
在我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的大国,从总体上看,我国人口还将长期保持规模优势,实际上也在承受规模压力;劳动力资源仍然丰富,每年就业压力也很大,所以,不仅人口红利将继续存在,人才红利也将日益显现。在过去20年里,中国劳动力开始减少,劳动力素质大幅度提升,可以说迎来了人才红利时机。
未来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是人才招聘市场的升级趋势,是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以及招聘运行效率最优化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