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惨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列宁格勒北部的的一个小火车站,这里曾经出现过一群花季少女,她们各自绽放着她们的青春和美丽。在一个黎明之后,这群美丽天真的少女,却一一的凋落于战火硝烟之中。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取自于前苏联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说,其内容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真实的故事。1942年的夏季,苏军准尉瓦斯柯夫,带领两个防空女高射炮班,驻守在一个叫171小小火车会让站,因为这是一个会让站,来往的火车不需停靠,每次都是呼啸而过,所以,在影片中也就没有火车的出现。
一天清晨,女兵班长丽达在由城里返回火车站时,突然在树林在发现了两名德军空降兵。
为了阻击这两名德军,准尉瓦斯柯夫决定带领一支,由五名女兵组成的小分队去消灭这两名德军,但现实情况远远要比他们想象的残酷恶劣,而这五名美丽的苏联女战士,先后在此次战斗中英勇牺牲。《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相较于原版几乎什么也没有改变,连剧本都是一样的,唯一改变的就是影片由黑白换成了彩色以及演员的不同,影片甚至还借用了1972原版时的那个浪漫的小屋。
瓦斯科夫苏军准尉,171火车会让站的最高军衔。
一位老兵油子,他在向上级申请派不喝酒的士兵来守卫这里后,当他望眼欲穿的盼来这些不喝酒的士兵时却发现,她们虽然是不喝酒,但却是一群穿短裙的年青女兵。在后来他率领五名女兵们和德军展开生死对决时,亲眼看到了四位女战士的一一牺牲,在悲痛万分的情况下,他发誓要为姑娘们报仇,并最终生擒了剩下的几名德军。
丽塔,第一位牺牲的战士
一位在边境小木屋中成长的美丽姑娘,她单纯善良,渴望爱情,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她十分爱慕上司瓦斯科夫准尉,但在奉命返回车站求援时,却不幸陷入沼泽而默默牺牲,永远也忘不了她陷入沼泽时那无助的眼神。
索妮娅,第二位牺牲的战士
索尼娅是这些女兵中唯一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兵,莫斯科大学文学专业的高材生。索尼娅是犹太人,突然爆发的苏德战争使她被迫中断学业,随后她响应苏军统帅部的号召,参加了苏联红军。索尼娅在参加了围剿德军小分队后,在去给瓦斯科夫拿烟荷包时,被德军的匕首刺入胸膛而壮烈牺牲。
嘉莉娅,第三位牺牲的战士
一位花季少女,她在孤儿院长大,没有父母,战争爆发时同伴都入伍了,于是嘉莉娅也编造了一个全部父母牺牲的谎言入伍,因为见到索尼娅的惨死而无法抑制住恐惧,在大声尖叫时,被德军发现并打死。
热尼娅,第四位牺牲的战士
一个红军军官的后代,在目睹了全家死于德国人的枪口后,她勇敢的参加了战斗部队。热尼娅于战争中与上校产生了恋情,在受到处分后被安排到了171会让站。热尼娅这是个热情开朗聪明漂亮的姑娘,她像一股清泉给会让站带来了激情快乐,为了将德军从负伤的丽达身边引开而英勇牺牲。
丽达,中士班长,第五位牺牲
女兵防空班的班长,丽达的丈夫在战争一开始就英勇牺牲了,所以,丽达是带着国恨家仇而参军入伍的。她把三岁的儿子寄托在母亲家中,奉命率防空班保卫171会让站,丽达性格内向,,但内心却有着火一样的激情和母爱,因为身负重伤,不愿拖累瓦斯科夫而举枪自杀。
在前苏联的卫国战争时期,苏联人民付出了难以承受的代价,由于这里的男人们都上前线打战去了,所以,171会让站附近的村庄里只剩下妇女和儿童。准尉瓦斯柯夫因不满他的战士们军纪松弛,还常常到当地老乡家里酒喝混,于是他要求上级给他派些不喝酒的士兵来。结果,来的竟是一群穿短裙的年青女兵,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也正是由这群美丽的女兵开始的。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影片的感人之处在于影片忠实于原著,忠实于残酷的战争,就连影片的片名都是朴素平淡,不像我们的一些影片,明明是一部烂片却给起了个吊炸天的片名。小说的作者鲍·瓦西里耶夫、导演斯·罗斯托茨基、摄影师维·舒姆斯基全都参加过苏联的卫国战争,他们对战争有着亲身的感受,也只有这种亲身感受过战争,在加上端正严谨的态度,才能把一个班级的战斗过程,拍成一部经典名著。
凭心而论,笔者对俄国人并无好感,但就这部《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来说,真的是难以超越。同样是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片,看看我们的那些抗日神剧,在那么恶略的环境下,剧中人却穿着去巴黎时装展都能获奖的服装,用的是现在都不过时武器,配以荒诞的,再加上蹩脚的演技,读者们认为我们差在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