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北伐为何是以惨败收场?有没有后人流传下

  时期,是蜀国后期的大将,并且是军师的衣钵传人,可谓是,是蜀国的第四代政权掌控人。

  姜维本是魏国人,自幼丧父,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其父亲是战死,所以姜维之后继任了父亲的官位,在魏国也算是比较重要的将领。诸葛亮看重了姜维的才华,当时蜀国文臣武将中后继无人,诸葛亮有心培养姜维,使了离间计,让姜维在魏国被猜忌,无奈之下投降蜀国。

  果然,在诸葛亮死后,姜维开始崭露头角,并且在初期的南征北战中,几乎。只是后期也被费袆等人猜忌,有一段时间,兵权被缩减。费袆死后,姜维可谓是走到了人生的巅峰,他在北伐途中,胜多负少,将魏国的军队一直控制在秦岭一线。只是朝中却有人反对北伐,毕竟年年征战,蜀国的国力根本承担不起。

  而姜维在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国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一人与魏国众将领对抗,自然力不从心,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的时候,败于邓艾之手。

  刘后主举国投降魏国之后,姜维依旧一腔热忱,假意投降,却招降大将钟会,希望利用钟会的反叛给蜀国带来喘息的机会,以便后期。钟会反叛失败,被部下所杀,姜维自然也逃脱不了,甚至死后也被剖腹,死的可谓是凄惨无比。

  之后,姜维的故里也只能为姜维立了一个衣冠冢,感念其爱国的精神。

  

  姜维北伐,是在公元238年,前后共进行了11次北伐,蜀国的国力消耗过度,之后无法只能举国投降。姜维北伐其实是延续的诸葛亮的战略。因为西川易守难攻,只需要好好防守,便能消耗魏国的兵力。当时诸葛亮认为可以以攻代守,积极北伐,可以保卫成都的安全。公元234年,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病故于五丈原。

  姜维一二次北伐示意图

  蜀军秘不发丧,整军后退,司马懿追击,不料姜维依旧击鼓作出反击的样子,司马懿以为中计,不敢靠近,使得蜀军顺利的撤退,发丧之后,司马懿知道被骗,后悔不已。

  诸葛亮死后,任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公元238年,姜维进行第一次北伐,与魏军在南安相持不下。公元244年,姜维进行第二次北伐,大败。到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蜀中已经没有大将了,姜维与魏国将领作战,双方互有胜败。

  之后,司马懿又进行了几次北伐,终于在第十一次北伐,被邓艾打败,又遭朝中人猜忌,只能为了避祸躲在沓中。

  姜维经历了十一次北伐,具体战绩是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算起来也算是胜多败少,消耗方面也是蜀国轻魏国重,魏国实力本就强劲,虽消耗大,但终归没有消耗国本,姜维的北伐,却掏空了蜀国的国本,所以蜀国在十一次北伐之后,很快便灭国了。

  姜维后人

  姜维,是三国时期蜀国的名将,不仅勇猛有余,才智也过人,据史书记载,他似乎没有留下子嗣,但也有说,他似乎也有一个女儿一直处于隐居,所以应该还是有后人留下的,只是,按照历史来讲,姜维留下子嗣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当时,姜维是魏国的将军,诸葛亮看上了他的能力,意欲招降,可是姜维却拒不投降。后诸葛亮使用离间计,魏国猜忌姜维,并不听姜维的解释,姜维无奈之下也只能投降蜀国,投降之后,他便开始一心一意的效忠蜀国,即使他一直相依为命的母亲给他写信,寄了当归,他也只是回以远志罢了。

  只是后主刘禅却举国投降了魏国,并下令要求蜀军投降。姜维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假意投降,并取信于钟会,挑拨钟会和邓艾之间的关系。希望利用钟会的反叛,给蜀国东山再起带来一丝机会。反叛最终失败。钟会被杀死,姜维也自杀身亡,而史书中记载,姜维死后,其妻子等也一起伏诛。

  也就是说姜维并没有后人传下来。 但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姜维在魏国已经娶过妻子,而后面伏诛的那些人是姜维投降蜀国之后取的妻子,和诞下的孩子。所以之前姜维的妻子,也曾生下过孩子,可能这一部分却被世人忽略了。也就是说姜维还是有后人留下来的,只是这一说法也没有过多的佐证,所以并不能当真。 三国大将姜维,竟然没有后人或者即使有也只能隐世生活,不可谓不让人欷歔。